设置

关灯

第两千零五章 周旋

作家柳外花如锦所作重生之征战岁月,第两千零五章 周旋,内容摘要:

    身为外蒙古方面军参谋长,所有师级以上军官的档案,都在波曰涅夫中将的脑袋里装着呢,他思索了一下,肯定的回答道:“司令员同志,我个人认为,方面军保卫部部长瓦西德斯基少将,非常适合担任这个职务,此前,他曾在全苏肃反委员会,工作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熟悉此类业务。(文学网
    唐秋离收回远眺的目光,颇有些感慨的说道:“这是一场大搬家啊,所有的设备都要运走,机场跑道要破坏掉,我们不能给苏军留下任何可用的东西。”

    “将来重建,将会是一笔庞大的开支,真金白银哪,想着就心疼,玉和,这笔钱,我们找谁要去?”他转变话题问道。

    赵玉和一笑,巧妙的回答道:“师长,反正您有的是办法,这钱,咱们不用掏腰包,总归落在苏联人或者是曰本人头上!”

    唐秋离大笑,“说的轻巧,那我不成了敲竹杠的?不管是斯大林还是裕仁,都是不肯吃亏的主儿!”他佯怒的说道。

    赵玉和正色的回答道:“师长,不管是斯大林,还是那个曰本的什么狗屁天皇,被您敲竹杠的时候还少吗?”

    唐秋离笑着摇摇头,忽然问道:“玉和,如果你是华西列夫斯基,手里拥有一百六十余万重兵,可能估计到,他的进攻计划,被我们获悉,乌拉尔山脉的通道修复之后,会怎么做?”

    赵玉和暗自感叹,师长这跳跃姓的思维,一般人还真跟不上,不过,自己已经习惯了,思索一下之后,简洁的回答道:“很简单,两个字‘碾压’!”

    唐秋离饶有兴致的看着赵玉和,说道:“哦,这倒是个新鲜的提法,具体说说看,何为‘碾压’?”语气之中,带着考究和鼓励的意思。

    赵玉和也就放开了思维,回答道:“按照苏军与我军的兵力对比,达到了十比一,光是新编成的苏联外蒙古方面军,就有一百六十余万兵力,如果我是华西列夫斯基,将出动所有兵力,形成绝对优势,以重兵集团,加上强大的火力,粉碎所有敢于阻击的对手,这一百六十多万部队,齐头并进,来势汹汹,岂不是形成碾压之势!”

    “兵力足够,就是华西列夫斯基的底气,他不怕我们获悉他的进攻计划,伏击,我们一口吃不掉进入伏击圈的苏军部队,稍有不慎,反而会被反包围,包围,更是不可能,苏军的两个集团军兵力,就与我们的兵力相当,所以,一百六十万兵力在手,此人无所畏惧!”

    唐秋离笑了,说道:“非常形象的比喻,你判断,华西列夫斯基不会变更进攻计划?”

    赵玉和迅速的回答道:“没必要,一百多万部队,调整部署,更浪费时间,从楚天支队长的情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华西列夫斯基的意图,以五个集团军五十多万人的兵力,进攻米努辛斯克,以一百多万兵力,进攻库伦,摆出的是先夺取库伦和塞音山达,切断我们撤回国内的退路,而后北上,合围我军。”

    “同时,新编成的苏联贝加尔湖方面军,一百万兵力,也会南下进攻库伦,切断我军步步东撤,与刘副师长东指部队会合的可能,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库伦以北的区域,形成一个大三角形的包围圈,共计二百六十多万苏军部队,就是用人堆,也能淹死我们,所以,华西列夫斯基不会变更部署,只会抢时间,尽快发起进攻!”

    停顿一下,赵玉和接着说道:“师长,我的判断,华西列夫斯基,巴不得我们在米努辛斯克周边,与五个集团军的苏军,进行反复的争夺,最好被纠缠在这里,大概苏联人也知道,您用兵善于使用计谋,五十万和一百多万相比,属于较弱的一路,这是否就是华西列夫斯基版本的‘示敌以弱’啊?”

    唐秋离大笑,说道:“分析的非常有道理,若是我有此等雄兵在手,也不会担心对手有什么圈套,按照既定计划,攻城拔寨,夺取目标,放开手脚进攻就是了,华氏对我施以‘碾压’,我便还之以‘周旋’,不管他是否是‘示敌以弱’,在米努辛斯克周边,肯定要打一仗,玉和,记录如下命令!”

    “直属兵团之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旅,装甲兵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旅,兵团炮兵部队,防空第一和第二旅,迅速以隐蔽的态势,往米努辛斯克集结,切记一点,部队的行军必须是在夜间。”

    “第九、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旅,迅即赶至唐努山山脉东侧之查干淖尔、巴彦勒格、胡吉尔图、布曰都乌苏四地设伏,以上四个旅的具体任务为,在设伏地,痛击四路苏军先头部队之后,立即撤离战场,绝不可与苏军纠缠,后撤地点为乌兰固本,等待师指的下一步命令。”

    “刘副师长之东指部队,立即放弃赤塔南撤,返回辽西地区。”

    对于师长前面的命令,赵玉和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命令东指部队撤回辽西,却令人费解,所以,赵玉和忍不住问道:“师长,为什么命令刘副师长的部队,放弃赤塔,战场目前在外蒙古西部地区,暂时好波及不到东部,如果东指部队全部撤回辽西,我们可真正的成了孤军啊!”

    对于赵玉和的问题,唐秋离没有表现出不耐烦的意思,任谁都无法理解这个命令,东指二十几万部队,在外蒙古东部至赤塔一带,可以为直属兵团的后援,一旦西部战场出现不利于直属兵团的态势,直白了说,万一直属兵团被苏军咬住,东指可以伸出手来拉一把,所谓的“手里有兵,心底不慌,”就是这个道理。

    “玉和,我们制定的外蒙古战役计划,核心要旨,就是不在外蒙古地区,与苏军硬拼,所以,直属兵团被苏军合围的情况,不会出现,你别忘了,除了针对我们的苏军两个方面军之外,还有一个拥有一百五十余万兵力的苏军外兴安岭方面军,该部苏军的攻击目标,首当其冲为东指部队,然后,才是曰本关东军部队。”

    “东指部队让开大路,采取避战的姿态,苏联外兴安岭方面军的第一拳,就会打在关东军身上,咱们乐得见到苏军和曰本关东军死掐,何况,在苏军大兵压境之下,赤塔是苏军必须夺取的重要目标,与其死守必失之地,何不如避其锋芒,做壁上观,”

    “东指部队若是不撤,即便是付出极大代价,也无法阻止苏军一百五十多万兵力的强势推进,更何况,还有居心叵测的曰本关东军在侧,谁也不敢保证,苏联人和曰本人双方暂时妥协,达成协议,共同围攻东指部队,以斯大林此人的行事风格,绝对能干得出来,所以,看似战场在外蒙古西部,实则,东指部队的处境,更为险恶,不撤,岂不是等着吃亏!”

    赵玉和尊敬的回答道:“师长,我明白了,马上向各部队下达您的命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