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章 崇政殿试

作家与子偕行所作大宋相国,第37章 崇政殿试,内容摘要:

    礼部试原本没有严格的糊名制度,尽管今科在赵恒的主张下试行了一次糊名,却难免会有人在背后妄自揣测,不如把自己儿子的名次降一降,从及第落为下一个等次、大面上也好说话。
    王邵原本兴奋的情绪一下子冷了下来,回味在会试结束时陈尧咨那番趾高气扬的作态,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但有些事情不服不行,人家陈尧咨肚子里的确有几两墨水,不然也不会把尾巴翘的那么高。

    “大人教诲的是,是孩儿孟浪了!”

    “嗯——”王旦回味着李沆的态度和众位同僚的态度,意味深长地道:“人生百年,何须求那些虚名,尽力为之便可,陈家二哥早些年就很有名气,这次夺魁也是意料中的结果,你能有第二名的名次早就在士林中引起轩然大波。冤家宜解不宜结,殿试是官家亲自主持的大考,何去何从,你应该明白怎样去准备。”

    “孩儿自己斟酌、斟酌。”王邵心中没有底,他真的很迷茫,就想自己一个人好好静一静。

    “也好,人贵在自得。”

    殿试的当日,王邵一大早就到了宣德门外等候,这时候各方的贡士已经两两三三地聚集到门外,一大片北方人的口音,南方的吴语稀稀落落,宫禁守卫的班直侍卫穿着大红的戎服守卫在紧闭的宫门口,几名礼部官员点着人数、发放入宫牌子,维持队伍的秩序。

    陈尧咨、王邵、欧阳颖三人分别是前三名,吕夷简名次靠后,各自打了招呼后都自动地领了牌子站好队。

    王邵站在陈尧咨的后面出奇的心平气和,尽管他仅仅和陈尧咨打了一声招呼,但他无论从态度和神色上都无可挑剔,连他也惊讶自己怎么会有如此平和的修为。

    卯时三刻正,宣德门正门缓缓打开,殿试是天子亲自主持,所以规格和礼遇都是相当高的,贡士们由内侍引路,两侧班直侍卫护送,由正门进入宫中,正所谓天子门生,一位科举出身的大臣一生仅有一次。

    宫中甬道三步一行、五步一列,布满了当值的侍卫,从宣得楼正门一路过大庆殿至左长庆门北转过左嘉肃门,宫城并不大,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并没有费太大功夫就到了崇政殿。

    崇政殿之前是讲武殿,是自太宗皇帝开始开辟的殿试之所,王邵第一次来到这里,他左右观看,感叹由东到西五座大殿之壮观,尤其是崇政殿砖石间甃,覆以琉璃瓦片,飞檐之上点缀上古神兽,曲尺朵楼,显得甚为庄重。

    在庄严的气氛中,贡士们感到无形中的压抑,他们老老实实地排队进殿,座次安排早在昨天就安排妥当,殿试五所中的考校所,封弥所,详定所的官员全部在座等待,王旦等主考官上首就坐,贡士们就坐以后,班直侍卫陆续推到门外侯宣,大殿内只有文官和杂役内侍,显示着朝廷对文人的重视,中间是贡士们做题,最后一道程序就等着皇帝的亲临了。

    王邵看了一眼目不斜视的老爹,他慢慢打开试题,暗笑老套套了,赋,诗二首和策论一首,太祖时进士科殿试仅试赋,诗二首,太宗年间进士殿试加策论一首,自此为定制。

    王邵看了看题目感觉很简单,都是会试的延续,其难度要比会试简单多了,明显秉承殿试不黜人的宗旨形势。王邵虽不善诗赋、却一股子唐诗宋词,自然是手到擒来,策论的题目又是北事论。

    “陛下驾到——”

    随着周怀政尖尖的嗓音,赵恒从阁子步入正殿,贡士们的心理显然承受不了这份紧张,他们急忙起身齐齐地跪在地上,但在场的考官们却仅仅是站了起来。

    王邵也随着众人跪在地上,他是共和国过来的人,也是面过圣的人,看到过皇帝和刘娥之间的恩爱,感觉皇帝也就是一个人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像某些贡士头都粘到地上了,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众位卿家平身。”

    众人站起之后,不少人还是稍稍低下头去,不敢正眼看丹阶上就坐的赵恒一眼,当然也有一些人偷偷向上看了几眼后马上垂首。

    “诸位卿家都是礼部试取的栋梁之才,朕心甚慰,还望卿等尽展生平所学。”赵恒的话非常温文尔雅,带有几分勉励。

    “谢陛下——”百余名参加殿试的贡士,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出三个字。

    “好了,开始吧!”

    “殿试开始,贡士就坐答题——”

    在周怀政尖尖的嗓门唱喝之后,贡士们纷纷落座,开始了紧张的考试。

    赵恒在贡士们进行答题的时候还在御座上就坐,按照常理现在皇帝可以转到一旁的阁子里去休息等待,但他却一反常态,笑吟吟的观看贡士们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