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章 君子雅量

作家与子偕行所作大宋相国,第17章 君子雅量,内容摘要:

    “老二,你慢慢苦读吧!我要回房了。
    “霞儿,吃你饭,没大没小的。”赵氏含笑制止了王霞的多嘴,要给王雍留点面子。

    “姐姐说的对……”小王冲年幼无忌,对事情的看法唯有正反而已,再说他和姐姐关系很好,出口帮衬在情理之中,但没有说完话就被赵氏阻止了。

    “四妹,哥哥也赚了点钱,赶明天给你卖点胭脂水粉。”王邵笑嘻嘻地对王霞挤了挤眼睛,表示自己领情回报。

    “谢谢兄长……”小女孩最喜爱的就是花粉胭脂,再说王霞已经十五岁了,这个年龄已经算是情窦初开了,她已经眉开眼笑了。

    王雍很不服气,忍不住反唇相讥,年幼的小王素、王茵他们都在嘻嘻哈哈,气氛

    “好了,别嬉闹了,你们父亲快回来了。”

    赵氏那么一说,大家还真的静了下来,虽说王旦涵养极好,很少训斥子女,但在子女们的心目中却是威望甚高。

    “爹爹怎么还不回来,我都饿坏了。”王霞向赵氏难为那张小脸,显露出一副痛苦的表情。

    “再等一会吧,马上就会来了。”赵氏是一位贤淑的妻子,每次王旦只要回来吃饭,她都克尽妻子的责任,全家人一起等候王旦。

    “大人也就是脾气好,不然像兄长这样的不知要受多少训斥。”王雍忽然发现一条修理王邵的理由。

    “大人修养的确是上佳,看朝廷中能出其右者寥寥无几,要不咱们试试看。”王邵忽然觉得无聊,想想老爹的修养秉性,不如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什么玩笑……”王霞忍不住好奇,她知道王邵总会给她一点新鲜事物开心。

    “我自有办法,你骂我你等着看吧!”

    “可别太过分了。”赵氏有点担心,但她也想看看儿子要开什么样的玩笑。

    王旦回来之后,一家人在和和气气的的气氛中吃饭,但在祥和的气氛中却有一抹不安,更有一些滑稽。

    赵氏不时地看看王旦又看看王邵,心中却担忧这担忧那,她知道王邵在王旦食用的肉汤里洒上了一层灰,虽说王旦涵养极好,素来不在食物上挑肥拣瘦,也不因为饭菜不好训斥家人,但毕竟是撒上的灰,很明显的人为痕迹,她不能不在好奇之余感到担心。

    王邵偷偷观察王旦,看看他到底怎么办,说是老爹修养甚好,但把汤菜里放上灰还是头一回,老爹有什么反应可不好说。

    连王雍也充满了好奇心,刚才还在和王邵抬杠的他,在王邵洒灰的时候忽然决定闭上嘴,他也想看看老爹的反应,看看生性好干净的老爹倒底会不会发火。

    令大家大摔眼镜的是,王旦却只吃饭、不喝肉汤,这种用牛肉熬制的肉汤是他的最爱。

    王邵忍不住问道:“大人怎么不喝汤,过一会都凉了。”

    王旦咽了一口饭,淡淡地说道:“我这几天不大喜欢吃肉汤,可能是太累了。”

    “那再给大人上一碗米饭吧!”王邵给一旁的下人使了个颜色,尽管他心理惶惶然,但王旦的随和让他升起了再往下冒一次险的**。

    “大哥,这些天你和吕从简、冯平做的书铺怎样了?”王旦仿佛毫不在意肉汤里的灰,尽管很明显是一场恶作剧倒是口气平和地问印刷术的事良。

    “开始正常印一些儒家经典,孩儿准备再把印刷术做些改良,铜字太贵了、成本也高。”王邵已经被王旦问了几次,他能感觉出来老爹态度上还是很支持的,当下道:“为了能让一些贫寒士子多买些书,孩儿打算试着用瓷或铅来造字。”

    “哦——”王旦颇为诧异,对于王邵谈论改进印刷术并不在行,至于陶瓷能不能印字他不得而知,但能够把书价进一步降下来,让更多的人读上书的想法他还是很赞同的,当下道:“量力而行就好,看来吕家和石家的两位公子颇有生财之道,也算是一条路。”

    王邵脸颊微赫,他感觉王旦怎么在说自己,他不及多想连声说是。

    又一碗饭端了上来,上面还是参杂着一些灰烬,王旦看了看之后放下空碗,道:“感觉有些饱了,不吃了,给我再煮些粥来。”

    在场的家人无不彻彻底底的服气了,王旦沉稳的修养让他们无可奈何。

    “兄长的计谋失败了!”王雍第一个出来把王邵给卖了。

    “你……”王邵在愕然之后,非常气愤地瞪了王雍一眼。

    “二哥好不厚道,这件事你也有份。”王霞见王雍首先把王邵给卖了,她当然不愿意了。

    赵氏无奈地看了看王邵和王雍,但她知道自己的丈夫绝不会发火。

    “吃完饭后去读书。”王旦轻描淡写地把这件事划了过去。

    王邵长长地舒了口气,暗自庆幸自己侥幸,要不是老爹脾气好,自己的这点小聪明可就玩过火了,看来今后还是别玩了。但老爹那份淡定、那份涵养对他的冲击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