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八章秀才

作家我是小郎君所作我真的想回家,第六十八章秀才,内容摘要:

    “什么?秀才!林叔二十几年前就是秀才,那他怎么甘心在徐府做下人?”徐杰听徐康这么一说,很是惊讶。</p>

    据他所知,这个世界秀才的地位跟中国古代一样,都是很高的。</p>

    《管子?小匡》曾记载:“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p>

    这说明在很早之前,秀才是专指那些拥有才能秀异的人,这些人天赋异禀,生而知之,出生就不凡,长大后更是能轻松获得惊人的成就。</p>

    前古汉国取仕为选秀才,标准大致有三:才学,道德和才干。</p>

    秀才偏重于经学,要求秀才宽博有谋,清白行高。当时还是荐举制,人数每年都不同。</p>

    东汉和帝刘肇在位时,“岁以百计”,大郡五、六十万人小举二人,荐举的人才,一般从四个方面取士:</p>

    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p>

    二是学道修行,经中博广。</p>

    三是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p>

    四是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p>

    可见当时对秀才的要求是相当高的。</p>

    前古隋国之际,秀才转为贡举科目之最:《杜氏通典》说,“初秀才科第最高,方略策五条,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p>

    秀才是博识,高才,强学和策问无失的俊选者.因秀才标准过高,隋国举秀才不过十人。</p>

    而随着大周朝开辟以来,大力发展科举制,朝廷大开恩科,渐渐的,秀才的意思开始转变,秀才这个词,变成了童生,举人,进士之类的科举等级称呼。</p>

    现在的秀才,专指通过学道或称童子试的人,这些人,已经初步掌握了浩然正气的运用。</p>

    儒门的童生,秀才等级相较于更加体系化的修仙者来说,境界层次有些模糊。</p>

    总的来说,能成为秀才,至少是修仙者练气中期或以上的水平。</p>

    至于童生,讲的是天赐浩然正气,体内的浩然正气还很微弱,并且不会运用的一类人。</p>

    童生相当于修仙者的练气初期,可却没有什么神异之处,最多看上去精神很饱满。</p>

    所谓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在这个世界,讲的就是童生。</p>

    所以童生这个尴尬的境界,只能算是半个修行人。</p>

    之前还没突破到炼心四问,成为炼心中期的徐杰,也属于这个范畴。</p>

    所以,现在徐杰知道林叔是秀才后,他才大为吃惊,这说明林叔至少是练气四层以上的儒门练气士。</p>

    尤其现在又过去这么多年,林叔的修为比他怕是要强上不少。</p>

    在大周朝,秀才是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p>

    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p>

    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p>

    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p>

    不过秀才大部分人都是贫穷家庭出身,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p>

    只是秀才的话,并没有俸禄,若是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p>

    尽管现在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年老只能回乡以教书为生。</p>

    但他们再怎么穷困,也不会去行商,甚至去富贵人家中做下人。</p>

    所谓士农工商,读书人的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p>

    大周朝的科举是获得做官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这使得所以地主官僚和商贾艺人的子孙敛志于科举,一旦金榜高中,不但自己飞黄腾达,青云直上,而且光耀门庭,显赫乡闾。</p>

    在整个大周朝,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p>

    在徐家镇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儒家门生。</p>

    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拥有特权,故此经常会作为一般百姓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p>

    遇上地方上的争执,或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p>

    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p>

    徐杰脑海中想着秀才在这个世界从古至今的高尚地位,实在很难相信一个秀才怎么会屈居徐府当下人,这实在太令人匪夷所思。</p>

    “你该不会是瞎说的吧?”徐杰对徐康质疑道。</p>

    “这你可冤枉人了!要知道,虽然林叔在徐府的来历没几人知道,但在徐府二三十年的老人可是知道的。”</p>

    “我有次跟府里回乡养老的老人喝酒,那老人喝醉了酒,多说了几句,我才知道林叔当年的一些事。”</p>

    “当时我听到林叔以前还是秀才时,我也不信。”</p>

    “不过之后我暗自跟徐家镇以前的老人都打听过,他们都还记得林叔,他们说林叔当年,年纪轻轻就是秀才,前途不可限量。可不知为何最后进了徐府当下人,他们当时也很震惊。”</p>

    “所以说,我可没骗你!”徐康见徐杰不信他,连忙争辩道。</p>

    “林叔竟然是秀才……”</p>

    “那当年……”</p>

    “到底发生了什么……”徐杰喃喃自语。</p>

    自从知道林叔年轻时就是秀才后,徐杰对他的好奇心犹如星火燎原般再次席卷他的内心。</p>

    林叔当年,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这可谓是风光无限,前途无量。</p>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何会来到徐府做下人,而且这一待,就是二十几年。</p>

    徐杰心中有太多的疑惑和不解。</p>

    也正在这时,林叔最初跟他说的“为善”一词,不知为何忽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这两个字似乎带有魔性,开始吸引着他的心神。</p>

    徐杰摇了摇头,不再想这些问题,他这时看着徐康,接着把上次林叔洗虎子的事说了出来。</p>

    而徐康听完,不甚在意,他非常平淡的说:“林叔做这样的事已经很多年了,这种事刚开始我们也觉得很诧异,可见的多了,也就习惯了。”</p>

    “那林叔做这些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徐杰疑惑不解。</p>

    “不知道,或许他想在活着的时候做善事,积阴德,下辈子能投个好胎吧!”徐康揣测道。</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