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五一章此事蹊跷

作家布袋外的麦芒所作我成了仁宗之子,第二五一章此事蹊跷,内容摘要:

    一百五十文!也真敢哄抬。</p>

    赵曦专门对常平仓储备粮食做了调查,足可以支撑两个月平价粜粮。</p>

    所以,市面上虽然粮价高企,但赵曦知道,商贾们也在造势。</p>

    按照丁口数量,每月上旬常平仓放粮,都是按月出粮。也就是说,尽管市面粮价很高,也只是有价无市。</p>

    营造这样的氛围,无非是想说明一点:粮荒!</p>

    相当有效果。</p>

    “殿下,还有三天常平仓才开放,籴米的百姓今日已经在常平仓排队了,不分昼夜。”</p>

    “市井传言,常平仓已经无粮可供朝廷平价粜粮。”</p>

    这就是效果,就连护卫营都操心开粮食了。</p>

    应该说整个汴梁都被粮荒压着,整个街市上,几乎看不到笑脸。</p>

    其实护卫营根本没必要愁这些,就看看搬走军器监工匠后的空房子,再看看外出练兵的那些营房,到处都是粮食。</p>

    之所以如此说,很多的是被气氛和环境影响的。</p>

    赵曦没吭气,护卫营不参与这些,赵曦也不想让他们操心这些。军卒的职责是什么,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即可。</p>

    “曦儿,如今之势如何是好?”</p>

    为稳定爹娘的心,这些天赵曦每天都得到慈明宫待一阵,不断的重复同样的话。</p>

    没办法,如今的汴梁,气氛真的很压抑,很紧张。</p>

    “爹爹,如今汴梁的粮食储备,应该近百万石,而每天仍然有两万石左右的粮食进城。”</p>

    “自轨道通行开始,未曾一时停歇,三月以来,轨道运送粮食已经超过两百万石……”</p>

    说实话,赵曦计算过,就汴梁城百万人口,一天所耗粮食也就五百吨,也就是轨道半天的运输量。</p>

    别说是自己已经储备了,只要轨道这样运行着,完全够整个汴梁的粮食用度。</p>

    更别说原本百姓也是有些存粮的。</p>

    至于粮源,安南那边现在无非是成群结队的漫山遍野收粮食而已。</p>

    别奇怪,赵曦记得一个说法,在后世,直到七八十年代,安南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国。</p>

    那是什么人口规模?现在国朝才多少人?所以,真的没什么危机,也不可能会有危机。</p>

    现在所有人的危机感,只是被商贾营造出的气势给吓的。</p>

    “今日米价一百五十文一斗……明日或许更高。今日朝堂已经有人在指责富彦国误国伤民了……”</p>

    富弼还可以,能憋的住,仍然没让赵曦放大招。</p>

    也罢,自己也该为他减轻点压力。</p>

    “通知下去,明天,倘若市面米价仍然在百五十文,所有库房以百文左右价格出卖三成储备!”</p>

    不就是造势嘛,有闲钱尽管造,爷配合你们。</p>

    “只售三成,且在售完时要公告,告知再无余粮。同时,恳请爹爹,令朝廷明日重申,常平仓按时开放,仍然以五十文每斗的平价,凭票购粮!”</p>

    凡是对朝廷有信心的,就不会去哄抢这边的粮食。赵曦出卖的这三成,目标对象是粮商,是那些准备在灾年发横财的投机者。</p>

    在这档口,赵曦这样插一杆子,真的会让人懵。</p>

    常平仓无粮了,突然多出这么多卖粮的,可数量又有限,加上朝廷告示常平仓仍然会按期放粮……</p>

    信息量很大,看人们怎样抉择了。</p>

    果然很乱!</p>

    一大早,一下子多出了很多出卖粮食的点,就连平时卖蛋糕的店铺,也挂出了有余粮出售的标识。</p>

    百文一斗!童叟无欺!</p>

    开始是观望,紧接着奔走相告,一群又一群的聚堆议论着。</p>

    买还是不买?</p>

    朝廷常平仓是五十文,而昨日那些粮店是百五十文,今日更是百六十文。</p>

    这边才百文一斗……可常平仓只需五十文呀!</p>

    那叫一个纠结。</p>

    行会的也听说了,本想纠结人去找找看,结果到店铺一看,没人敢作乱。</p>

    没办法,整个百文一斗买粮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豪门大族,甚至执宰之家也有。</p>

    这不是朝廷,更能代表朝廷。</p>

    苦哈哈的屁民不清楚,可他们清楚呀。</p>

    “行头,他们卖粮,咱们买粮,纯粹的买卖交易,就是皇亲国戚又怎样?咱们谁家没个跟脚?”</p>

    确实是这么个道理!</p>

    “干了,筹集资金,尽数买下!”</p>

    然后,整个汴梁的街市,到处是窜动的马车,不断有大客户从这些卖粮点趸走了粮食。</p>

    “府尊,所有采购粮食者多为粮商,以粮食行会为主。”</p>

    吴奎听着衙役们禀报,本来有些轻松的心,再一次揪紧了。</p>

    这段时间,常平仓放粮,他一直是忧忧着的。</p>

    没想到自己斩杀常平仓吏员,反倒会将粮价推高。</p>

    唯一庆幸的是,至今并没有多少流民到开封府。</p>

    也就是说,朝廷开放常平仓,前期的效果是很好的。</p>

    今日一大早,有人报开封府,说贼人搅乱市面,擅自买卖粮食……</p>

    再细问经过,原来是那些店铺在卖粮……吴奎都想给这些店铺挂义商的牌匾了。</p>

    别说都是硬茬,就是平头百姓,他也不可能因此去处置商家。</p>

    结果,还是被那些奸商囤积了。</p>

    “府尊,此事蹊跷。”</p>

    “子正,何出此言?”</p>

    吴奎以为幕僚是说奸商趸粮的行为。这不奇怪,应该说很正常。</p>

    “府尊,蛋糕出自内苑,这已经是明事。而蛋糕店铺皆为高门大户经营,为何在此时有余粮出售?”</p>

    “府尊,听衙役禀报,此番出卖粮食,皆为新粮……”</p>

    “汝所言,乃是朝廷另外打算?”</p>

    “正有此意。”</p>

    朝廷另有计较?吴奎回忆着这些天朝堂的事。</p>

    不断的有奏折在指责官家和相公在处理本次灾年的错误,好像官家并无任何应对,富相也似乎不在意。</p>

    其他相公,包希仁和曾明仲倒是忧心忡忡……到底这计较在哪?</p>

    “府尊,有客求见!”</p>

    “不见!”</p>

    “府尊,来客说是专为解府尊疑惑而来。”</p>

    吴奎愣了,这时候,自己所疑惑的……何人可知?</p>

    “传其进来。”</p>

    一行大概有七八人,好像为首的那位很年轻……</p>

    谁?赵曦呗。在今天的粮食被商贾趸走了之后,赵曦感觉事情差不多了,就把全盘的计划,跟部分相公都说了。</p>

    注意,是部分相公们,不是单指富弼,也不是全部的执宰。</p>

    接下来有些事需要开封府配合,所以一行人就直接移步开封府了。</p>

    只不过对这群相公们做了些伪装。</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