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龌龊(二)
作家日月清明所作三国之董卓之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龌龊(二),内容摘要:
豫州这块宝地.袁术一直视其为自己的后花园.现在后花园的主人突然变成了别人.那袁术又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
袁术与孙坚以及手下的一众文武商量一番之后.决定再次出兵攻击周氏兄弟.一定要将其势力赶出豫州.彻底稳定自己的大后方.
于是.孙坚在鲁阳休整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征兵出发.目的地是周氏兄弟目前的屯兵所在地阳翟.
在这段时间.袁术的兵力又有所增长.
原來现州牧刘虞有个长子叫刘和.之前在长安城内担任侍中.侍奉天子.
本來干的是好好的.可老是觉得天子刘协被董卓欺负.有点看不下去.于是就秘密与天子商议.想要逃出长安.联络天下群雄营救天子.
好在朝中目前还有许多人是心向天子的.在王允为首的保皇派的支持下.刘和成功逃出长安城.也不敢从正儿八经的路走.如果从大路走.那一路只能是经过段煨驻守的华阴县.然后是董越驻守的渑池或者是牛辅驻守的安邑.这三条路无论选哪一条都是十有**要被抓的.
还好刘和身后也是有高人指点.沒有走大路.沒有走近路.而是绕了一大圈.从武关出发.借道南阳.准备绕上大半个中国再回到州.
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刘和刚刚进入南阳境内便被袁术麾下的人马当做奸细抓起來了.刘和是个白面书生.可扛不住打.一下子就把所有东西都招了.说自己是奉了天子诏令.联络关东联军以及自己的父亲刘虞的.
袁术手底下人见到事情闹大了.自然不敢隐瞒.便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的经过汇报给袁术.
袁术听完之后.突然感觉刘和这哥们儿也算是奇货可居.便将其先扣押起來.好吃好喝地伺候着.然后又给刘虞去了一封信.让他派些兵马來支援自己继续北上征伐董卓.并且隐隐向其透露刘和在自己手上的消息.
刘虞是个本分的人.只想做好自己作为臣子的分内之事.之前因为袁绍与韩馥要立他为天子之事就吓得不轻.生怕别人以为他想当皇帝.
现在接到袁术的书信之后.赶忙向袁术表明自己的态度.表明自己是支持当今天子刘协的.又派遣了麾下五千骑兵前往南阳.交给袁术统领.让袁术带着人马继续跟董卓奋战到底.
刘虞愿意为大汉天子抛头颅、洒热血.可是有人不干啊.
公孙瓒这哥们儿可不愿意刘虞拿州的实力去支援别人.支援自己还差不多.于是向刘虞建言.建议他不要出兵支援南阳袁术.
刘虞属于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性格.又怎么会听得进去公孙瓒的话.要知道当初这哥们儿为了不被袁绍韩馥等人立为天子.还扬言要跑到鲜卑草原与牛马相伴的.行囊都收拾好了.时时刻刻准备出发.要不是手底下人及时地拦住.沒准儿现在就会在大草原上的某个角落牧马放羊了.
而公孙瓒看到刘虞坚决派人支持袁术.自己作为袁术的盟友也不能落后了.也怕盟友袁术怪罪自己在刘虞面前说坏话.于是就派遣自己的族弟公孙越也带领着一千多骑兵跟着大队人马前往南阳.避免太过得罪袁术.
袁术这下子可就高兴坏了.沒想到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初费了老大的劲儿才弄到五千多骑兵.交给孙坚之后.结果都被孙坚给交代了.沒想到现在凭着一封信就能换來六千多的骑兵.这不是天上掉馅饼.无本儿的买卖嘛.
公孙越也是个率领骑兵的好手.曾经也是跟随公孙瓒南征北战.立功无数.现在既然大队骑兵行军自然要选出一个人作为骑兵的统领.于是公孙越当仁不让地被任命为这六千骑兵的统领.
当公孙越带着六千多骑兵來到南阳的时候.袁术简直是乐的嘴都合不拢.直夸盟友公孙瓒仗义.是个好同志.
袁术这哥们也不客气.毫不犹豫地将刘虞支援自己的五千骑兵收入帐下.而公孙越率领的一千多骑兵依旧归其统领.而且袁术也不愿资源浪费.还要求公孙越帮助自己训练骑兵.
通过洛阳的战事.孙坚将袁术宝贝疙瘩似的五千骑兵损失殆尽.其中固然有西凉骑兵战斗力强劲.而且人数众多的原因.但袁术还是将作战失利的责任归结与孙坚头上.对此孙坚也是光明磊落.男子汉大丈夫输了就是输了.沒有什么好争辩的.
有鉴于此.袁术便要求公孙越帮忙训练骑兵.经过公孙越训练之后.袁术明显感觉到这批骑兵的战斗力要比之前的骑兵强悍不少.所以继续留公孙越在手下听命.
现在袁术既然决定整顿豫州.将袁绍的狗腿子周氏兄弟以及曹黑子干出豫州.于是便让孙坚率领两万步骑.前往阳翟攻击周氏兄弟.其中孙坚作为统帅.率领步卒.公孙越率领二千骑兵配合孙坚作战.
孙坚对于袁术的部属也毫无异议.毕竟袁术作为主子.其命令是不容孙坚质疑的.而且孙坚这几天也有幸见识过公孙越率领的骑兵.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自己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率领骑兵的水平能比公孙越还要高.
就这样.孙坚与公孙越在鲁阳会面之后.便与公孙越一起带着麾下的两万步骑前往阳翟与周氏兄弟、曹操率领的人马再较高下.誓要将其赶出豫州.夺回对豫州的控制权.
而在阳翟屯兵的曹操与周氏兄弟也早在阳翟恭候多时了.曹操心里清楚想要从袁术与孙坚的手中多下豫州的希望不是很大.自己唯一能取得的战果便是尽量把袁术的兵力拖在豫州.尽量拖长一点的时间.给荆州的刘表创造机会.
有时候战争的结果不是胜了才有意义.而是在大局面上有利于己方才可以.即使是损失一些兵马.丢掉一些城池.只要在整体大局态势上对自己有利就可以了.袁绍可以说是下了一步好棋.袁术接招也不是.不接招更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