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四章想要刺激
作家小生慕容所作上帝使用手册,第两百二十四章想要刺激,内容摘要:
这次的调动远远超出袁长文的想象,竟然花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p>
老妈其实不明白,为什么非要离开工厂,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工作,特别是老妈自己在经济方面又是一窍不通。</p>
袁长文:“过不了几年,全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就会实行下岗。比如你工龄十年,每年一千多块,直接一万多就给你买断了。”</p>
老妈不信:“国家单位,怎么可能?”</p>
袁长文:“你想想,厂里是不是大部分人没事干,整个厂的效率是不是很低?等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市场经济降临,那时就不是计划经济了,一切都是市场说了算。而且深圳那边,已经开始了,不是我在乱编。”</p>
老妈半信半疑,反正现在家里靠着稿费,越过越好了,调动单位也还行吧。</p>
袁长文嘱咐道:“老妈,你过去之后,一定要像个新人一样,千万不要摆资历哟!”</p>
老妈点点头:“我才不是那种人呐。”</p>
袁长文:“因为你不懂经济,我也不是太懂。而且,领导也不喜欢太能说的下属,你把风头都抢过了,领导干吗呢?执行你的方案么?还有,不要老是给领导建议,你是领导还是他是领导?”</p>
老妈点点头。</p>
袁长文想了想,说:“我给你讲一些简单的经济学原理,不管世界再复杂,这些基础原理是一样的。如果你发现有什么经济理论、经济方案跟这些原理背道而驰,那就说明有问题。</p>
但你不要傻乎乎的跑到领导面前说,这方案有问题。也不要开会的时候在大家面前指出来,显得你很聪明,只有你一个人看透了。最后,任何事情都要把领导放在前面。”</p>
老妈竟然很认真在听。</p>
袁长文再一次明白,这个年代的人有些单纯,老妈更是单纯。</p>
工厂上班,就想着把工作做好,为国家做出奉献,自己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p>
…………</p>
第五个月,老妈终于调动了。</p>
这一年,已经是1993年了。</p>
小说的第四卷,也开始印刷。</p>
借着慕容心盈的名气,袁长文挑了些短篇小说,发表在故事会上。</p>
这时老妈的稿酬,已经达到千字20块。</p>
还有一些报纸寄信过来,特邀老妈的文章。</p>
袁长文在自己的记忆库里翻找,居然发现一篇文章《九十年代日本经济危机详解》。</p>
我靠!</p>
自己什么时候看过这篇帖子,怎么完全没有印象。</p>
估计又是某个时候瞄了一眼,还很好心的下拉网页,看完了。</p>
袁长文很是窃喜,因为自己的行为,虽然没记住,但在记忆库里则是完美呈现。</p>
然后,这篇被署名慕容心盈的文章,刊登在党报头版。</p>
本来,袁长文让老妈拿着文章找领导修改一下,意思是也可以写上你的名字,或者以办公室的名义刊登,集体研究成果嘛。</p>
没想到,那位领导还比较正直,看了看没有反动言论,就让老妈自己寄给党报发表。</p>
也许是领导看不上这小小的名气,也许对他而言,招商引资才是真正的关键。</p>
现在发表文章这些,说不定会被竞争对手视为不务正业。</p>
不过,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p>
文章本身就很枯燥,能看完的人是少数。</p>
大部分人都被那些数字震撼了,什么34亿美元购买好莱坞哥伦比亚公司,61亿美元购买环球电影公司,8.5亿购买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p>
大家都还在挣几百块的工资,别人就已经开始这样花钱,还是仇恨的小日本鬼子!</p>
幸好,日本发生经济危机,大家内心都蛮开心的。</p>
老妈在单位上很低调,知道自己没什么真本事,全靠袁长文。为了弥补,老妈开始自发努力阅读,不仅仅限于文学,枯燥的经济学也是必读书目。</p>
《国富论》和《经济学原理》就是老妈最近在啃的书籍。</p>
上班看,用公家的时间做私事,更妙的是领导还很认同这种学习态度。</p>
下班回家,就跟袁长文讨论。</p>
但袁长文也不太懂,也只是知道后世的发展状态罢了。</p>
第一次,老妈开始独立研究经济学。</p>
…………</p>
半年后,小说第五卷和第六卷印刷。</p>
整本后金庸武侠圣经,走向大结局。</p>
读者很是期待,从去年看到今年,随着作者的文笔,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徐徐展开。</p>
一时间,大家对于宋末元初的历史变得颇为了解,那几个皇帝、后宫、妃子,很多人还专门去图书馆借了历史书籍,想要看看历史的真人究竟是怎么回事。</p>
出版社也因此大赚特赚,这个年代这个方面的高质量小说,太少。</p>
一旦上市,几乎是众人疯抢的感觉。</p>
而出版社也寄信来询问,有没有新的作品。</p>
当然有!</p>
还很多,只是要挑一部比较有开创性的,但是又不能太有开创性,而且政治方面一丁点都没有触碰。</p>
如今,袁长文的字已经练习得差不多了,白天按照记忆写好,晚上老妈回来只需要负责抄就好了。</p>
几乎每晚都这样,老妈放下笔,有点烦躁道:“我不想写了!”</p>
袁长文:“好啊,想回归以前那种生活,没问题。”</p>
老妈想了想,使劲叹了口气,拿起笔继续。</p>
人不愿意努力,很多时候是由于看不到回报。</p>
当你很明确知道,你的努力很快就会化为金钱报酬的时候,一切困难都不再是困难。</p>
这是袁长文新挑的小说,一本仙侠爱情小说,一百二十万字左右。</p>
老妈在抄写的时候,有时都忍不住哭了。</p>
“你为什么要把她写死?”</p>
袁长文:“不写死,你能哭吗?”</p>
将手稿寄到出版社,对方没有丝毫犹豫,翻了翻大约十五万字的第一卷,果断出版。</p>
每千字22块,第一次印刷五万册!</p>
销往全国。</p>
毫无意外,再次脱销。</p>
很多女青年都看书看哭了,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同样爱自己的男人。</p>
男人却被霸气的招式、冷漠的杀戮说吸引,幻想着自己也有这能力,把领导打一顿。</p>
不仅如此,袁长文还特意在小说里夹杂了一些网络小说的修炼体系。</p>
什么五行学说,什么导引筑基,什么炼精化气。</p>
看得大家一愣一愣的。</p>
好多人下班回家,都照着书里的设定,盘腿而坐引气入体。</p>
没成功也不气馁,书上讲了,百日筑基!</p>
一旦筑基成功,就能获得真气,就能修炼招式,看谁还敢在我面前说不!</p>
啪!</p>
媳妇一个耳光,还不去洗碗!</p>
全国人民都在看,不少人感叹,慕容心盈这名女作者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有如此细腻的感情。</p>
女青年则认为,慕容心盈肯定是温柔贤惠,充满情调感情细腻的女子。</p>
整本书给人感觉耳目一新,是因为仙侠的设定,以及修真世界的框架。在没人接触过的情况下,一个新的完整的还能自圆其说的框架,就像另一个真实世界在吸引着人们。</p>
每个人看着本书的感觉,仿佛一扇大门打开,原来这个世界还可以这样。</p>
能留住人让人继续看下去,是因为全文讲述的是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p>
这个时代,改革开放的春风袭来,也带来了很多价值观的冲击。很多老作者都写讽刺小说,来讽刺那些有钱人,说什么生活奢靡、混乱,女人玩了一个又一个。</p>
老百姓很迷茫,不知道该努力挣钱,还是应该怎样。</p>
但女人的内心,都是水做的。任意哪个朝代的女人,总会为爱情故事买单。</p>
…………</p>
袁长文又在自己的记忆找到两个很适合现在的信息,一个是关于九十年代末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个完全可以作为预言啊!</p>
到时候随意在哪里刊登,等到发生之后,老妈绝对会被顶上神坛的!说不定,国家领导人还会慰问握手呐!</p>
另一个是《小岛经济学》,这本书是后世比较火的书,但袁长文没买,只是下载了pdf格式,然后看了两章,就随意拉下去,没看完。</p>
袁长文突然发现,就算不看完,这种将书下拉结束的行为,也是非常有用的。</p>
可惜这本书是美国人写的,袁长文记忆中的也是翻译版,这就有个很大的问题。</p>
翻译体阅读起来,终究没有国人的语言舒服。</p>
幸好老妈有经济学基础,切合自己对经济的理解,用自己的文笔写下这本书。</p>
第一个小故事,刊登在报纸上。</p>
然后,“又是慕容心盈!”</p>
“快看看,美女作者有写的啥?!”</p>
“经济学?这太深奥了吧?”</p>
“不深奥不深奥,日,原来是这样!”</p>
“厉害啊!不仅小说写得好,还把经济学解释得如此通俗易懂!谁娶到她就是福气啊!”</p>
“未完待续,还没看过瘾呐!”</p>
这本书讲述了三个人在一个荒岛上,每天只能捕到一条鱼,用鱼来形象比如金钱,没有鱼你就要饿肚子。</p>
一个个原本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在这些故事中深入浅出,小孩子都能理解。而且随着故事的深入,一层层拨开经济学神秘的面纱。</p>
不是经济学太复杂,而是经济学家解释的太复杂!</p>
读者来信如同雪花一般,老妈再也没有机会每封都回信。</p>
看着老妈开心的笑容,袁长文觉得so -easy!</p>
自己还没用力呢,就火得不要不要的。</p>
自己脑子的东西才掏出一点点,大家都把自己捧上天了,等以后,岂不是要被捧上帝?!</p>
“哈哈哈哈!”袁长文大笑起来,毫无形象的大笑起来。</p>
我说,上帝,敢不敢来点难度,要那种最高难度,看哥来摆平。</p>
来个什么大人物跟我针锋作对,然后我噼里啪啦甩他一脸逻辑。</p>
哈哈,周围群众目瞪口呆,啊哈哈!</p>
…………</p>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关于一些小说如何毒害群众的分析》。</p>
讲述现在的小说,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胡乱构造一些奇怪世界,还有一些骗人的算命知识。现在是科学社会,不是旧社会用点法术就能骗人的时代。用所谓的强大力量,引诱群众脱离实际,无心工作。</p>
通篇没有点名,但大家都知道,这批评的是,慕容心盈的仙侠小说。</p>
卧槽!</p>
袁长文一看,这整大发了呀!</p>
人民日报,相当于国家的风向标啊!</p>
上帝,你这是要把我往死里整啊!</p>
哥不怕!</p>
袁长文马上提笔,行云流水写一篇文章,开始撕逼。</p>
但现实残酷,居然没人愿意刊登慕容心盈的文章!</p>
就连那科普经济学的文章,也被人说成用心不良,什么市场主导,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间谍。我们要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p>
袁长文有点慌了,骂我不怕,大不了我骂回去好了。反正正反双方,骂战越激烈越吸引群众。</p>
可是这个年代没有互联网,报纸不刊登你的辩解,相当于剥夺了发言权。</p>
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骂,自己还不能说话!</p>
靠!</p>
…………</p>
袁长文慌了,真的慌了。</p>
自己如果不能发言,就只能任由对方摆布,当老百姓看着这些文章,很容易就跟随对方的思想,然后反感慕容心盈。</p>
那这一年多的努力,不就白费了么!</p>
不可以,不可以这样!</p>
袁长文在家里踱步,想要找到解决办法。</p>
报纸不刊登,杂志能不会刊登。</p>
去电台试试?</p>
这个年代,听收音机的人还是很多。</p>
可惜事实却啪啪打脸,电台的人明确表示,不接受资本主义的走狗!</p>
卧槽!</p>
袁长文心里充满了担忧,现在已经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如果在政治方面出现错误,对家里而言是个超大的打击。</p>
后世来看,这无所谓啊,大不了去沿海,去商业气息浓厚的地方,凭借袁长文脑中的记忆,绝对会更好。</p>
但是老妈呢?外婆外公呢?</p>
他们不知道这种情况,如果真的在政治方面出了问题,开除党籍,或者免职,对他们而言,无异于天崩地裂。</p>
他们会惶恐接近十年,才能慢慢发现,原来政治问题是这么可笑,当初还难受了那么多年。</p>
可是这十年,老妈绝对会在痛苦中度过。</p>
所以,无论如何,这个难关必须解决。</p>
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长文没有找到任何办法。</p>
怎么办?</p>
难道就因为自己想风光想炫耀,所以导致全家再次陷入低谷?</p>
这能怪上帝吗?显然不能,如果自己不要求难度,不想要在大人物面前风光炫耀,又怎么可能出现这种事情呢?</p>
想要打脸,必须先有人踩。就像我们都希望出人头地,这种愿望本身就在要求自己生活在社会底层,经历各种地狱模式的人生。</p>
袁长文使劲揉揉脸,想要找到解决办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