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21章 外交家郑藻如

作家东一方所作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第521章 外交家郑藻如,内容摘要:

    龙潭镇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城池满目疮痍,散发着股股热气,四处都能看到寥寥冒起的烟雾,盘旋萦绕,最后消失在天空中。【文学网
    李振摇头说道:“我们从广东带來的士兵只有八千人,这一次带了两千多人出來,人数不多,若是不断的占领城池,兵力会逐渐削弱,不符合目前的行驶,接下來,我会暂时放弃和太平军交战,先撤回江北大营。”

    “啊,要撤回去了。”

    鲁少川惊呼一声,脸上露出意犹未尽的表情,和杨秀清的这一仗打爽了,但是鲁少川还沒有尽兴,不想回大营。

    李振瞪了鲁少川一眼,目光冷厉,立刻让鲁少川蔫了起來,李振沉声吩咐道:“立即传令下去,休息半天,下午启程返回江北大营。”

    “是。”

    鲁少川无奈的应下,起身去传令。

    大军休息了半天,下午的时候启程离开,朝着江北大营奔去。

    ……

    杨秀清回到天京后,大败的消息快速传出,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杨秀清战败的消息更是满天飞,城中的人都知道了消息,百姓议论纷纷,而太平天国的高层也是暗潮涌动。

    天王府,大殿中。

    洪秀全穿着一身龙袍,正襟危坐,他抬头看向站在身旁的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问道:“徐元,对这次东王的失败,你怎么看。”

    中年男子名叫徐元,是洪秀全的心腹之一。

    徐元微微躬身,不卑不亢的说道:“东王大败而回,大将死伤殆尽,根基也受到了影响,这是削弱东王最佳的机会。”

    “哦,你认为该怎么做。”

    洪秀全摸了摸鼻子,笑眯眯的问道。

    徐元拱手说道:“回禀东王,要解除东王的权利,不需要王爷出手,天京城中就有两个合适的人,其一是燕王秦日纲,其二是北王韦昌辉,北王韦昌辉号称六千岁,是仅次于天王和东王的人,但是东王权倾朝野,又借助‘天父’大肆打压异己,压得北王喘不过气來,只要天王一道密旨,两人就会行动起來,为天王办事,现在东王的嫡系受损,正是大好时机,若是让东王缓过來,以后再也抓不到这个机会了。”

    洪秀全想了想,道:“这件事交给你,本王要达到罢黜杨秀清权利的目的,然后将他拘禁起來,你好好地筹划一番。”

    徐元说道:“天王放心,卑职一定完成。”

    洪秀全眯起了眼睛,摆了摆手。

    徐元转身离开了大殿,走出的时候,他的嘴角已经勾起了一抹笑意,杨秀清主持朝政的时候,揽尽大权,他作为洪秀全的心腹沒有多少权利,甚至连油水都沒有,只有除掉杨秀清,他才能有更多的权利,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

    东王府,书房。

    杨秀清一身龙袍衮服,正襟危坐,恢复了昔日的峥嵘,极为霸气,他看了眼站在身前的傅善祥,说道:“傅丞相,说一说本王入城后的动静吧。”

    傅善祥道:“城中人心浮动,有一定的影响。”

    杨秀清抬头看向傅善祥,说道:“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傅善祥嘴角微微抽搐,缓缓说道:“回禀东王,燕王秦日纲和北王韦昌辉沒有动作,朝中的官员也沒有串联,沒有出现问題。”

    杨秀清点了点头,道:“去吧,我清理一下思路。”

    傅善祥告退,留下杨秀清一个人在书房中。

    等傅善祥离去后,杨秀清长长的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倦容,再沒有刚才那峥嵘的霸气,他揉了揉发酸的面庞,考虑接下來稳定朝中局面的事情,他手中的军队嫡系军队受损,影响力也受到影响,所以有些担忧,才询问了关于北王和燕王的情况。

    两人沒有动作,他才稍稍心安。

    ……

    江北大营,营地门口。

    黄士海得到李振率军返回的消息,带着杨班侯、史密斯等人在门口等待,眼见李振率领士兵出现在视线中,黄士海立刻迎了上去。

    黄士海站在李振身前,举手行礼道:“大帅。”

    李振说道:“走,先入营。”

    大军回营,李振让一起赶回來的将领士兵去休息,他回到营帐中,立刻把黄士海召集到营帐中,问道:“士海,士兵发展情况如何。”

    黄士海神采飞扬,欢喜的说道:“大帅,军队发展势头喜人,各方面都步入正轨了,最令人高兴的是末将招揽了一个名叫郑藻如的中年人,此人是我们广东的人,这个人曾经在去年组织东乡总局团练,因为支援镇压红巾军卢灵飞、黄福等人起义立有军功,获授内阁中书衔,只是朝廷沒有重用,所以留在了广东,这次郑藻如北上准备寻觅出仕的机会,碰巧遇到我们招人,所以毛遂自荐,末将试了一番,这个郑藻如的确是有才华的,而且很有辩才。”

    李振呢喃了一声,眼睛骤然一亮,想到了郑藻如的來源。

    李振知道这个人,并非是郑藻如有什么丰功伟绩,是通过孙中山认识的,李振看过《孙中山全集》一书,其中的第一篇内容就是‘致郑藻如书’,是关于郑藻如的,因为这篇文章,李振才知道了郑藻如这个人,了解了郑藻如的情况。

    历史上,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郑藻如被李鸿章聘到上海任江南机械制造局帮办,总理局务,督造枪炮、弹药、机器、轮船和船坞;光绪四年(1878年),郑藻如担任天津津海关道;光绪七年,郑藻如以三品官衔大臣出使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三国。

    郑藻如的一生最大的亮点就是出使美国的时期,他为了维护华工和华侨的利益,连续向美国总统提出交涉,成为当时华侨和华工最敬仰的人。

    李振沒想到自己军中來了个外交家,欢喜的说道:“快,把人叫进來。”

    黄士海点点头,吩咐士兵传令。

    ps:三更完成,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