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走,看地图谈。(文学网
“皇上天资聪慧,又能从善如流、听言纳谏,国之大兴也。”
“孙老师无须夸奖,回到正题吧。此次若秦夫人和卢象升在林丹赶到之前还没有堵住边墙,林丹就会带二十五万蒙古兵、四十余万蒙古牧民长驱直入我大明腹地,到时再和一些乱民配合,那整个大明将会是一片混乱。再无宁ri,凭着蒙古人的速度,朕无论如何都追之不及,那时候才是真正的麻烦,所以这次的关键就是秦、卢两爱卿。夺回榆林,夺回边墙的控制权,或者是朕赶在林丹之前到达榆林。”对于林丹进入了大明的危害xing,朱由校当然是知这甚明的。几十万人一同出现在于陕西,让那里正在剿匪的大明军队根本就是守无可守,堵了这个跑那个,甚至直接被对方消灭掉都有可能。而一旦越过了陕西省,南进了河南,那可就是李自成席卷大明的翻版。到时不仅仅是榆林一个地区,整个大明,都会弄得是生灵涂炭,甚至是自己的统治都会受到想要阻击,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而自己却鞭长莫及,只能靠秦卢两人了。
“回皇上,朕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孙承宗说。
“孙老师请讲。”
“闫应元早ri间已经在边墙之内尾随林丹而走,其带领着原部,而且还带着一万名装备神弩的锦衣卫。若其出边墙,无需找林丹决战,只须拖他二三ri的行程,皇上倒有可能赶在林丹之前赶到榆林,到时,若榆林已经被夺了回来,一切休提,若还在蒙古人手中,那以皇上的虎威,凭借着阻击神弩,夺过此关,当属易如反掌。”孙承宗说道。
“孙老师妙计,不知锦衣卫方有多少会骑马的呢?”朱由校一听果然是不错,找了半天,愣是在地图上没找到林丹的路线之上有什么适合的一处险地,除了渡黄河还算是天险外,其它的,就没有险地之说了,但很可惜,已经过了四天的时间,林丹已经过了黄河了。这一路基本就是坦途了,所以朱由校想问一下机动xing。看看是否能有打游击的可能xing。
“回皇上,懂骑术的不会有许多,就算会,凭着他们的技术,和蒙古人比,恐怕还是有些距离的。”孙承宗就差没说关公门前舞大刀了。
“嗯,仗孙老师之见该如何拖曳林丹军队呢?”朱由校也感觉闫应元是个重要的棋子,但如何用,就得费心思了,他当然知道,一个是扰、一个是阻,两字之间这学问可是不小。
“回皇上,请恕臣不知。”孙承宗也的确不能知道,因为这种知道的前提那是让闫应元拿一万给对抗二三十倍的正规军、四十几倍的牧民。
“回皇上,臣倒觉得,可以在林丹的必经之路上设一阵地,虽然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但按着何大人在归化城布置的简单营寨,阻上一阻蒙古兵还是可行的。”满桂直接的说,营寨的防御能力确是让他信服的。
“满将军所言极是,”朱由校听了马术方面不行,也就想到了阻击,虽然没有险地可设埋伏,但的确是现在的最有效的方法了。又找了找地图,偏头关东北一百里地方,有一个叫做黄泥岗的地方,看地形,象是比较高,那里看路线是林丹的必经之下。但这是在纸上谈兵,是否真的适用于阻击,还得看实地再说。“诸位,可知此处黄泥岗?”
一圈子人没有能说话的,因为大家对这里的地形根本就不熟悉。倒是一旁的孙承宗说,宣大总兵杨国柱对西北的地形比较熟悉。那还等什么。杨国柱一到,朱由校没时间让他请安,直接的让他说说。
“回皇上,黄泥岗此地,是一处不太高的一处高岗,四周都是乱石,只有这里宽一里的地方上,便于趋马、、、、、、”杨国柱仔细的说着。
“好,杨爱卿谈的很好,赏一百两白银给杨爱卿,下去休息吧。”朱由校对杨国柱不太熟悉。所以听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后,立刻拿出了一百两的‘咨询费’。
“谢皇上恩赐,但臣请皇上带臣作战,西北诸地,臣多有研究和考查,现特向皇上毛遂自荐,相信能给皇上当个合格的向导。”杨国柱哪里肯走啊,这种得见天颜的机会多难得啊。
“哦,也罢那杨爱卿就随军前往吧,”有人愿意投奔,也是好事,毕竟对于西北的地形真的没人熟悉。有这个一个人的存在也是好事。
“臣多谢皇上。”杨国柱激动不已的叩谢。
“传旨,闫应元,在黄泥岗布营寨阻敌,务必拖沿林丹三ri行程。”
“传旨,秦良玉、卢象升全力消灭榆林蒙古军队,夺回榆林。”
“传旨,大同城内所有新锦衣卫,凡会骑马者立刻集合随朕西进灭蒙,凡有神弩者会骑马者,立刻从军,凡不会骑马者,让出神弩给其它会骑马者。由朱梅带队,奔榆林方向。”
“传旨,净军、锦衣卫立刻补充阻力汽油弹等,天应军从归化带来马匹中多挑一匹战马,立刻出发。”
、、、、、、
朱由校下了一系列的圣旨,并把这边详细的情报报与闫、秦、卢等得知,以便随时判断战场形势。这时候没时间拖曳,必须快了。“孙老师,大同事了,孙老师是随朕西进还是回京?”
“回皇上,老臣愿意皇上西征。”
“那如此,孙老师就坐朕的座驾吧。”朱由校一愣,也就是客气客气,没想到老头还不客气了。
榆林,卢象升气的差点吐了血,还没看见敌踪影呢,就让人把布置在双山堡的‘暗哨’给干掉了。这样把自己的眼睛就给蒙住了。等着今天早上例行通报之时,才发现联系不到人了,这才jing觉起来。
但此时已经晚了,榆林军已经被八万蒙古人偷营,结果杀了一个大败,榆林卫就这样落入了蒙古军手中,等卢秦二人赶到之时,已经是被蒙古门紧闭了城门,插上了蒙古军旗帜。他们八万人并没有想着四处的流窜,而是据城而守。这完全不符合蒙古人的一贯作战方案,他们一向来去如风,哪里会守着一个城池。但这次,他们却可在这里为他们的可汗守住一座‘大门’。更是凭着坚墙,来不断的打击,必须前来攻击的自己的大明援军,为报他们十万将士的血仇。这个战术不得不说,是相当的高明。(·